•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JWC(水流喷射抽引)污泥处理技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2014-09-30 0 李少珍

    为引进最新技术有效解决城市河涌、池塘的污泥淤积和综合整治问题,9月25日,省环保基金会、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邀请日本东宝株式会社总经理康维君女士和技术顾问平野信幸先生来粤访问,并召开了JWC(水流喷射抽引)污泥处理技术研讨会。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征、省环保学校副校长杨汉新、办公室主任石晓明、环评中心主任金小天,顺德绿禾环保公司技术顾问罗炳泉,广东京粤环保科技公司经理梁咏波等参加了研讨会。共同就JWC污泥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据平野信幸技术顾问介绍,JWC污泥处理新技术,是低水深的湖泊及池沼污泥抽吸处理一种高效、最合适的装置系统,可以在维持水环境现状、不重复二次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抽吸污泥,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具体的说,这一技术是在传统抽吸方式中,增设高压水流喷射装置,通过喷射的水流使得抽吸范围内的污泥漂浮起来,并将其抽吸。不会使得周围污泥扩散,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水流的喷射角度来控制要处理的污泥厚度,一般可处理15cm的污泥厚度。这种方式在日本已经实用化,但是主要用于海湾的疏浚、养鱼池塘的再生处理上,使其适用于1m--5m的潜水湖泊及池沼,并通过小型化达到高效的构造,操作性得到大大提高。抽上来的污泥经过螺旋式污泥水分去除装置进行脱水至60%后存贮在污泥存储槽,湖底的污泥经过脱水、固化,从而节省污泥向外部搬运的费用。但如果含有化学物质、重金属污染,需要考虑固化后防止重金属污染扩散的对策。 
    袁征在研讨会上指出,截污、清淤、引流是河涌治理的传统技术,尽管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在许多地区得到应用,但清淤技术在河涌整治中的应用仍然十分普遍。实施中也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如疏浚过程中的底泥再悬浮对水体的污染以及伴随输送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等。而JWC污泥处理新技术通过水流喷射抽引方式,减少水体扰动的情况下抽吸污泥,同时将抽出的淤泥迅速干化至60%的含水率,减少二次污染以及运输成本,是对传统清淤方法的一种巨大突破,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袁征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交流和今后的合作,进一步加强JWC污泥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并希望其应用范围向小型湖泊、内河涌扩展,在河道治理方面的应用上有所突破。 
    省环保学校相关环保专家对这一新技术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针对技术介绍提出关于JWC技术设备的构造、淤泥抽吸过程中水体扰动情况、抽吸淤泥的含水率、设备的操作流程、设备的使用范围以及设备工程造价等问题提出询问,平野信幸先生详尽作出了解释。 
    袁征建议在省内选择典型河涌试用JWC污泥处理技术进行河涌综合整治,建立技术示范,再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省环保学校相关专家同意根据技术特性并结合现在进行的佛山内河涌整治实地状况进一步做好工程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并希望平野信幸尽快在中国设计出样机以及做好设备的工程预算。 
    随后,日本专家一行在佛山市三水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调研了佛山三水区的大塘引涌、大塘岗涌以及大塘湖泊的水质情况和周边的环境治理情况,并表示欢迎在当地选择河涌水体进行JWC污泥处理技术的技术示范。 (李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