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餐饮业的废弃物和家庭的厨余垃圾都在不断增加,如广州、深圳、佛山,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均超过1000吨。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为有效求解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9月24日,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征、副秘书长陈向阳以及省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郑建雄一行前往深圳光明新区,实地参观考察了深圳市新宝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艺。
据公司总经理蓝启添介绍,公司成立于2013年,占地约七亩,主要从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研究与生产,与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研发团队,已完成地沟油工业化利用的生物柴油生产专利技术开发、固液态餐厨垃圾有机化利用生产专利技术开发,拥有一套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于2014年2月向公司下发了城市餐厨垃圾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理服务许可证,目前在深圳地区获得该许可证的只有7家企业。公司于2013年9月开始建设“深圳市光明新区餐厨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BOO服务项目”,建设期为一年。项目投资人民币6000万元,以“小分子生物高效转化利用”为主体工艺,建设规模为集中处理100吨/天餐厨垃圾生产线和分散处理200吨/天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公司还建立了5000亩餐厨垃圾固液发酵生物肥料应用基地,实现了餐厨垃圾固态废弃物(废渣)资源化利用。
总工程师杨继国也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餐厨垃圾“小分子生物高效转化利用”工艺。该工艺以“固、液、油分离三相处理—固、液态生物防治有机肥发酵—生物柴油提取”为主体,以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和油脂化工技术为核心,将餐厨垃圾转变为生物防治菌剂(除臭剂)、液体有机肥、固体有机肥等微生态制剂以及环保生物能源生物柴油等产品,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高值化。公司生产的生物柴油,达到国标B100标准,具有品质优、使用性能佳的特点,作为可再生的新能源应用于汽车、船舶、锅炉等领域,实现了餐后油的资源化利用。
考察组一行现场参观了公司日处理100吨餐厨垃圾的生产线,以及20吨/天的地沟油转化生物柴油生产线一条。
考察期间,袁征表示,餐厨垃圾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却因缺乏专门的管理,成为又一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餐厨废物未经处理用作饲料喂养猪畜,使腐败变质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一些餐厨废物被非法加工成潲水油、地沟油并回流餐饮业,严重危及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餐厨垃圾是典型的“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新宝公司能够针对餐厨垃圾的特性,研发出“小分子生物高效转化利用”工艺,将餐厨垃圾转变为生物防治菌剂(除臭剂)、液体有机肥、固体有机肥等微生态制剂以及环保生物能源生物柴油,真正实现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袁征还表示,省环保基金会近年来在餐厨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上展开过多次调研,我们乐于推广优良的技术工艺,也希望新宝公司能够在实际运营中总结经验,把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到最好。我们希望能与公司加强合作,加强沟通,优势互补,共同面对餐厨垃圾处理难题,为区域环境的改善作出努力。(撰稿人:李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