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感恩东江”环保公益活动组委会的成员单位省环保基金会、省环保志愿者指导委员会与东江使者等组成的代表团于1月14日——16日前往东江源区,对江西省寻乌县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袁征率队,环保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陈向阳、公益项目部副主任张赛以及东江使者广东工业大学黄国峰等随同出行。
在到达寻乌后,县委常委、副县长廖丽萍、县政府张晖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彭玲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并就“感恩东江”环保公益活动在寻乌县的活动项目的开展交换了意见。寻乌县环保局古春林局长、县教育局赵书标局长、林晓东副局长、县林业局彭局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参加了座谈。
袁征一再对寻乌县人民群众为保护东江水质与源区生态环境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每次来到寻乌,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源区人民为保护这一江清水,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且这一贡献是以自身的贫穷作为代价的。这次来寻乌开展公益捐助活动,正是向源区人民表达全流域人民的感恩之心。袁征还表示,组委会始终把寻乌等赣南三县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重点,希望能把有限的一点公益捐赠款用到实处,帮助源区人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上下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实现流域内的和谐协调。
在寻乌的活动中,代表团捐赠全新的学生课桌椅390套和爱心包裹400套, 爱心物资送达的有三标乡燕子窝小学、水源乡袁屋小学、东江源小学、胡屋小学、桂竹帽镇龙归小学等五所山区乡村小学。而爱心包裹的捐赠者则来自东广高校环保志愿者组成的“东江使者”,这批爱心包裹由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志愿者所精心制作,每件包裹配备了小学生必需的文具等学习用品,并附上大哥哥、大姐姐的爱心嘱托。这些包裹是他们在繁忙的复习阶段挤出时间来,精心选购各种学习用品,并利用晚上自习课余,挤出休息时间精心制作。随行的“东江使者”黄国锋在捐赠仪式上把爱心包裹一一送到孩子们的手中,鼓励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为保护东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长大后也像东江使者一样,为保护东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黄国峰同时还表示以后会在学校内广泛开展感恩东江系列活动,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感恩东江的行列中,关心东江源区,关心东江源区的小弟弟小妹妹,为东江源区的教育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水源乡袁屋小学的爱心捐赠仪式上,组委会代表还与袁屋小学校长签署了合作开展绿色教育的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2014年“感恩东江”公益活动组委会将资助该校30万元,用以改善学校设施建设,并结合日常教学,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伦理的教育。
15日下午,代表团来到黄岗山,参观考察了2014年度“退果还林”示范点。据林业部门介绍,该县经过连续十二年的封山育林,且取消了商品材采伐指标,全县已种植和保有公益林16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东江源区的桠髻钵山森林覆盖率为95%,确保东江源区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源头水质,近两年来有重点地在三标乡实施“退果还林”,把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以及一些不宜种植果林的地方,有步骤地改种水源涵养林,确保东江源头的生态安全。黄岗山地处水源保护区,是“退果还林”的示范区,现决定首期“退果还林”1050亩,全部改种水源林。项目建成后该区的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能力、涵养水源能力明显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林分结构,进而提高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的能力,巩固东江源头生态安全。“感恩东江”公益活动组委会正计划在本年度的公益金安排中,考虑资助退果后的1050亩生态林的种植费用,以支持该县生态建设工程。
活动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就帮助提高环保部门监测能力、环境监管能力和应急能力,提供人才培训和监测仪器设备方面的支持,进行了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