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我会实地考察调研“垃圾环保再生煤”技术

2014-03-10 0 李少珍

    广东环保公益公众网讯 2月26日,由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征带队,组织汕头市高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以水处理环境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广东京粤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成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相关环保企业和专家,实地考察了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垃圾环保再生煤”在广西桂林的示范基地,并举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交流会。此项技术的专利权人深圳华晋和环保技术公司负责人马玉娇、谭继明,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日升等相关技术专家,以及我会秘书处李政、李曼丽和李少珍参加了座谈。 
     在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垃圾环保再生煤”生产示范基地,并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的整个生产流程。据介绍,含约60%水分的城市生活垃圾进入基地后无需分拣,直接进入自动化生产线,经抓破后用脱水机压滤脱水至25%,压滤出来的废水通往厂内自设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中水回用。初次脱水后的垃圾灭菌进入滚筒后,通过磁选和简单分拣,去除大块的无机物,继续破碎后筛土,再破碎进入烘干机以800~1000度烘干至含水10%~15%,进行深度细碎。并按成品添加6%自主研发的1号、2号、3号三种添加剂,分别起到去除垃圾臭味、去除毒素以及增加垃圾燃烧值的作用。经搅拌后一部分未成型的散料作为自身烘干机的燃料,另一部分压制成条状燃料供其他电厂或者锅炉进行燃烧。整个处理成本约250~380元/吨,制成的燃料售价一般约550~600元每吨。 
     在座谈会上,徐日升董事长介绍说,恒泰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和开发再生能源相结合的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添加剂”和“工业产能化机械系列专用设备”,成功地将城市生活垃圾转化成新型再生能源——“垃圾环保再生煤”,实现了工业机械自动化、高效产能化终极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示范基地建成了产业化大型中试生产线一条,单机日处理原垃圾量100吨,生产垃圾环保再生煤60吨。经机械化生产出的再生煤,燃烧值高达4000~5000大卡,可替代天然原煤,目前已经过国家环保部环境分析检测中心、国家煤检中心、大连物化所、自治区科技厅等单位部门的全面检测,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欧盟排放标准。尤其对二恶英的控制,该生产线设置了三重防线抑制二恶英的产生,燃烧后烟气排放中二恶英为0.018,低于欧美标准。 
     袁征肯定了恒泰环保公司这几年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所做的探索。并指出,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激增,垃圾处理能力相对不足,很多城市都已经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加上市政污泥、餐厨垃圾等固废处理处置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探索和选择一条能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且能消除公众对“二次污染”疑虑的新路子,确属当务之急。华晋和公司与恒泰环保公司的“垃圾环保再生煤”技术完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能源化,根治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实现了低成本转化为再生能源的目标。尤其是通过无害化处理,避免了垃圾直接焚烧所可能产生的二噁英等烟气污染。该项技术不再需要填埋场那样占用土地,也不需要复杂的分拣处理手段,实现“以废养治”减轻政府对垃圾治理的长年经济负担,节约大量的土地,同时还为“禁煤”后的中小企业解决燃料的出路问题。因此,“垃圾环保再生煤”技术是一项区别于垃圾直接焚烧的新的实用技术。 
     座谈会上,与会者也指出该项技术尚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高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茂林指出,示范基地内生活垃圾经压滤后的废水、烟气排放以及燃烧后的灰渣都要对二恶英的控制作出妥善处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广东中以水处理环境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潘力军建议,明确并细化整个垃圾处理项目投入产出的经济分析方案,以使感兴趣的投资者有针对性地作出选择。广东成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佐坚指出,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难题,寻找适合我国高水分、低热值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有着重大的工程技术价值。会议还对垃圾破碎工艺的改良、分选环节的除臭、控制燃料粒度以减少未燃尽物以及专用设备国产化和降低投资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最后袁指出,“垃圾环保再生煤”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垃圾处理实用技术,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的一种,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可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建立几个示范基地,再根据具体的处理效果,共同推进广东省内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的进程。同时要进一步研究生活垃圾、污泥和餐厨垃圾的RDF处理的系统设施建设,实现固体废物的清洁能源化。(李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