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我会引进的生猪养殖环保新技术成功通过专家技术鉴定

2015-11-04 0 李少珍广东环保基金会

 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于10月28日在河源市东源县主持召开了“一体化解决养猪场的环保新技术推广”项目专家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河源市环保局、东源县政府、东源县环保局、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河源大丰畜牧有限公司、广州中环环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会议邀请了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高级工程师石晓明、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高级农艺师马细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谭志远、河源环保局宣教中心高级工程师梁贤东、省环保基金会技术服务部李少珍等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技术鉴定。专家组及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大丰猪场的技术试验猪舍现场,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新的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中环环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河源大丰畜牧有限公司的汇报,审阅了项目材料,经讨论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养殖污染问题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专家鉴定会上,梁贤东高级工程师表示,该养殖技术有一定的先进性,减少了猪场的臭气排放,并将猪粪进行有机肥发酵,但是对恶臭治理仍需继续改善,进一步降低恶臭污染物排放,而且养殖场的废水也未能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标准。谭志远教授认为,从农业角度来看,该项目采用新型的肥料发酵引导菌,替代传统的外源添加发酵菌种,在肥料生产过程中,混合搅拌时施用,引导肥料中的有益发酵菌对粪便进行发酵腐熟,大幅度提升发酵效率,减少发酵过程中的恶臭气味,生产的副产品肥料检测指标达到了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推荐肥料标准。马细兰高级农艺师表示,从现场来看,传统猪场都是臭味熏天,但实地查看试验猪场后,从感官上来说,猪场臭味明显减少,猪场的恶臭气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大幅度减少了养殖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采用新型的益生菌剂高压喷雾冲栏方式,不仅节省了用水,对改变动物的养殖微环境,减少疫病,促进养殖动物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家组组长石晓明高级工程师认为,一体化解决养猪场的环保新技术进行猪场废气废渣两项的治理,减少养猪场的臭味、粪便的污染问题 ,提升了生猪的健康指数,提升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在试验猪场达到了应有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废水排放方面,单纯的高压喷水未能真正地解决猪场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在下一阶段应重点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达到相关环保指标,真正地保护周边环境。 

东源县刘玮常委也肯定了该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认为首先技术思路是创新的,从生猪饮水安全着手,经过猪场饮水系统喂养生猪,改变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减少了肠道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总量,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大幅度减少了排泄物的恶臭气味及病原微生物、腐败细菌的总量,从源头进行污染物减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其次就是物质循环利用方面的创新,将粪便干清后通过新型肥料发酵引导技术,废渣基本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了养猪场的污染。河源环保局潘志刚副局长亦肯定了该养殖技术的先进性,他说,从检测数据来看,实现了猪场试验区的臭味减少20%以上,并将猪粪进行有机肥发酵,从源头解决了养猪恶臭和废水废渣利用问题,希望继续改善对恶臭治理,真正实现零排放。我会袁征秘书长表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要求在2017年,要完成300家牲畜废弃物管理集中式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大幅度削减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更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乃至零排放的养殖技术,为规模化养殖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提供服务。希望今天专家鉴定的生猪环保养殖技术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解决我省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 

最后,专家组肯定了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继续降低恶臭污染物的排放,并对猪场进行整体改造,完善对冲栏水的处理,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加强对喷雾自动化控制,减少喷雾量,同时延伸养殖产业链,用有机肥料发展种植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撰稿:李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