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我会实地考察无氧高热污泥碳化处理处置新技术

2017-11-09 0 李少珍广东环保公益网

11月3日,我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袁征、顾问帅日新等人实地考察设立在坂雪岗污水处理厂内“无氧高热污泥碳化装置”运行的中试示范工程,并就近年污泥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与中世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良、副总裁段德林等人进行技术交流和探讨。秘书处李政、李少珍随行。 

据张良介绍,三位一体(污水厂+污泥+垃圾)新技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研发的“污泥和垃圾炭化综合处理技术”和独立小型高效热管理系统组成,有效实现了污泥、垃圾处理的“零”排放目标和资源化再利用。该技术完全是污泥原位处理,在污水厂末端增加中世的污泥热解析和炭化系统、垃圾协同处理系统等,抽取含水率80%的污泥以1:5的比例混入破碎后的垃圾混合搅拌,进入无氧高热碳化装置,这款装置通过特殊处理,在常压状态下,用改变性质的过热蒸汽装置作为热源,不使用一切化石燃料,在无氧状态下,高达850—1000℃进行高温裂解,彻底去除二噁英,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形式排放,烟气进入烟气冷却系统,再重新排放通入前端中世的混合搅拌池内,净化处理后内循环,实现气体零排放。同时系统产生的炉渣量较小,人工清渣后可制作免烧结的环保砖等建筑坯料。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全自动化污水处理一体机以及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河道修复治理主要是以物化技术为主,生物技术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先截污,利用“蝙蝠侠”系统进行清淤,底泥经压滤脱水,除臭,固化后制砖,可作为护坡材料,河道污水利用安装简易污水处理设备,添加自主研发的“天王星”污水处理剂混凝气浮、磁分离技术和过滤工艺再重新排放,最后在河道种植挺水、沉底植物来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 

 袁征肯定了无氧高热污泥碳化装置在污泥处理的应用效果。他指出,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有好氧发酵(堆肥)、厌氧消化,焚烧,土地填埋等,但这些处理方式仍未完全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的污泥日产量已高达8000吨以上,部分市、区尚未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个别市虽建有的污泥处理设施,但因处理能力与污泥产生量不匹配,存在处理能力缺口,不得不跨区域转移处理,运输过程存在环境风险。中世无氧高热污泥碳化装置能在污水厂内就地处理,且占地面积不大,一个腔体每天可以处理30吨污泥,并迅速将80%含水率的污泥干化,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新突破,促进了污泥处理产业链的技术新发展,也是目前市场的需求所在,可根据经济成本、处理质量的实际情况,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难题。袁征建议,中世能进一步加强研发工作,促进小型环保设备在技术工艺上的提升,设备的进一步配套完善,提升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利用,扩大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要进一步降低造价,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系统处理能力,使之成为污泥处理的一项实用技术。袁征还希望中世进一步研发一些适用于解决分散型、小量型的社区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处置的实用技术,解决水环境治理和垃圾治理的难题。在河道治理方面,尽量避免机械清淤,最好选用免曝气的原位消解河道淤泥技术,培育河道内本土细菌进行净化修复,再进行景观建设,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撰稿:李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