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由民间组织筹集的社会公益基金全额捐建,此举开启了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合作的新模式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李晓婷、通讯员陈彦鸿报道:13日下午,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全额捐资建设的河源市和平县浰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在河源市迎宾馆正式签约。
省环保基金会秘书长袁征告诉记者,这是我省首个由民间组织筹集的社会公益基金全额捐建的污水处理项目。按照协议,省环保基金会将全额资助浰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总计226万元的建设费用,项目将在今年内建成投产。
据了解,此次协议为我省乃至全国开启了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合作的新模式。
财力匮乏,地方政府治水有心无力
浰源镇地处浰江水源头,当地习惯称之为“浰头”。浰江水从源头浰源镇流至下游的饮用水源水库水源地,最终流入东江。
近年来,浰江流域及下游饮用水库水源受到了浰源镇排放的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生活垃圾等的污染威胁,浰江的水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水体自然净化能力不断减弱,地处浰源镇下游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库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浰江水最终是汇入东江,东江则是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它关系着这片大地千万人的健康和安全。
记者了解到,由广东省有关环保部门与协会发起的一支专家队伍曾深入东江流域做过调查,发现河源在投入环境保护方面的财力十分有限,尤其是水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例如,河源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8万吨,计划投资1.72亿元,从1992年开始筹建,由于资金不到位,直到2011年才完成工程建设,目前因资金影响、配套的过江管网和新市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进展缓慢等因素,使污水厂不能满负荷运转。
河源处在东江中上游的地理位置,是环境保护敏感地区,保护东江水质不受污染,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是河源的重要任务。广东省对河源产业的布局发展有特定的要求,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大的项目都有严格限制,在排放标准上也严于其他市,污染治理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河源的环境保护重任限制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多方捐助,污水处理厂4月开工
古语云,众志成城。集聚了多方资金的环保基金是如何介入到浰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中呢?
据介绍,浰源镇地处源区,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对于建设生活污水厂有心无力。省环保基金会在对源区进行多次实地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决定把资助源区建设污水处理项目做为重点工作来推进,于是,发起了支持东江源头农村环境建设的专项捐资活动。
一水系万家,上游水质与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省环保基金会的发起下,此次活动得到了源区下游惠州市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惠州TCL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惠州企业的热心捐助下,完成了浰源镇生活污水厂项目的资金筹措工作。
省环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总投资226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将在今年内建成投产。其中,第一批资金约40万元将于4月到位,而浰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项目将在4月份择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东江重要源区浰源镇镇区每天排放的约300吨生活污水将全部得到有效处理,镇区的环境质量也将得到同步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十分严格,为此项目增加了近100万元的资金。原本的出水标准是原设计方案的一级B出水标准,后来改为一级A出水标准,据了解,这是根据专家的评审建议结合源区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做出的变动,由于标准的提高,项目投资由原设计的100多万元提高到了目前的2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