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关于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各项任务与目标,推进全省农村连片整治和水环境治理,我会协助省环境保护厅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编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推介》。《推介》中附有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和黑臭河涌处理方案,具有投资运营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适合农村小型水体分散独立处理的特点,可供各地农村水环境治理参照选用,以便通过试点试验,形成示范,在面上推广应用。
《推介》着重介绍了五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包括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技术、EIC-MBR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离子酶净复合生态滤床技术、多段生物法水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
其中组合式复合生物滤池技术,主要是通过填料、土壤、植物系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填料的使用寿命理论上可达20年以上。
EIC-MBR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直接达标排放,剩余有机污泥近零排放。
离子酶净复合生态滤床技术是引进的韩国技术,以颗粒状离子酶净水环境修复剂(天然矿物制成的纯天然修复剂)代替常规的滤床填料,大幅改善滤床性能,达到快速净化水质的目的,较常规滤床可提高处理效率、增大容积负荷,能提供更好的运行稳定性。同时这种技术能很好地治理黑臭河涌,快速净化河水,消除臭味和消解底泥。
多段生物法水处理技术是引进以色列的一种集约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菌种在不同反应池中逐级分解消耗污水中不同的有机、无机成分。为适应中国农村分散独立处理污水的特点而研发了多段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MSBS),利用MSBS设备,经多段生物处理,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传统技术,通过人工设计、改造而成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三部分组成。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作用,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由于大量微生物生长而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悬浮物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
现已将《推介》一书印发各市,对所推介的技术本网站也将在“技术咨询”栏目中陆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