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中国区总监郭乃光及其随行人员拜访我会,就农食生产、保鲜、加工及国际市场技术和生产高质量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农产品等相关新技术全方面与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袁征、副秘书长陈向阳以及技术服务部李少珍、苏泳健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据介绍,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是一个国际领先的B2B国际农业食品合作及服务系统。它提供国际商贸、投资、技术、教育、培训及合作成功所需的蓝图,来帮助世界各国与农业食品有关的政府部门、工商团体、产业界、研发机构和学院打入国际市场,把新世纪世贸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食品农业新机遇变成现实。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总部在澳洲西部,阮武清博士为中心法人,是澳洲西部农业部指定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指导以及支持澳洲农业的技术开发。郭乃光着重介绍了草莓以及蓝莓等水果的种植、采摘、分选、保鲜以及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他认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更好地使农产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及食用价值,但因中国国情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导致国外一些先进农业技术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国内很多时候出现的水果、蔬菜滞销现象,均因缺乏了农业保鲜以及进一步深加工技术。郭乃光非常希望能通过基金会平台,让更好的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国内并进行全面推广应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袁征认为,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民群众中,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且能够为农村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及低污染的实现。袁征建议,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可在广东省内寻找突破口,对农产品产能过剩地区,及时推广系列深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切实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其次,对现有的农产品进行品种改良,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可采取“公司+农户”的农业化模式,将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和农户有效连接在一起,辅导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袁征还建议,要针对当前一些难解决的农业病虫害问题,如果蝇、炭疽病等进行技术研究开发,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农业病虫害防治。(李少珍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