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协办的“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湾区”的增殖放流活动,在惠州大亚湾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成功举办。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副主任主持,是一次海洋鱼虾类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分为岸边放流和乘船海上放流,分开放流是为了有效提高成活率,避免虾苗被鱼苗吞食。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丰富海洋水生物资源,促进海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此次共放流大于40cm的鞍带石斑鱼0.15万尾、大于10cm的斜带石斑鱼2.5万尾、大于1.5cm的斑节对虾1000万尾,所有鱼苗均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繁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占地面积30442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及生产设施。基地建设有海洋科普馆1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6栋,养殖了数十种大小石斑鱼类,以及鳗鲡类、鲷类、对虾类、海龟等多种海洋生物物种。此外,中心建设有实验车间2间、实验室1栋,为生物教学、生物科普以及学生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虎龙杂交斑”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水产新品种,这是广东省首个海水鱼类新品种,开创了广东海水鱼类养殖的新纪元。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每年开展多次增殖放流活动,极大丰富了水生生物资源,提高了公众对水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活动当天,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执行理事长谭一鸣一行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副主任陪同下,参观调研了海洋渔业试验基地科普馆、示范车间等,进一步深化了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认识。
谭一鸣表示,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科学增殖放流活动是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基金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杨上镔,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治明,副理事长邓继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环保志愿者等参加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