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新闻动态

我会与社会组织研究专家开展交流座谈会

2023-02-17 0 张赛、张秋兰

为进一步提升依法办会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我会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2023年2月16日上午,我会特邀请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广东省民政智库专家胡小军博士就开展“依法办会、20周年庆典”等内容到我会交流座谈副理事长邓继勇同志主持了此次会议,秘书处各部门人员参加了座谈。

image.png

胡小军博士在座谈会现场

会上,邓继勇同志首先介绍了我会基本情况,提出我会未来的工作目标将继续加强依法办会的内部管理,同时要开拓新局面。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的深入了解,合法开拓募捐渠道,实现环保公益事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首先,胡小军博士从宏观方面介绍了全国社会组织行业发展基本状况。到目前为止,全国社会组织有约90万家,广东省的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约7.5万家,全国排名第三。其中全国基金会数量约9000家,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在基金会的数量方面位居全国前5位,这5个地区的基金会数量占全国基金会总量的约50%。广东省基金会约有1260家,其中公募基金会数量较少。

其次,小军博士指出,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有公募资格的社会组织只有三类:公募基金会、慈善会和红十字会。2016年《慈善法》出台后,中国的基金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度扩大了公开募捐的主体范围他表示我会获得的公开募捐资格,对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有效动员、吸纳和聚集社会慈善资源,具有重意义。

最后,胡小军博士针对我会目前的情况,就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充份发挥我会公开募捐资格的作用,拓宽面向社会公开募捐的渠道。公开募捐需依托公益项目,我会可梳理项目体系,寻找适合的环保公益领域,重点打造品牌公益项目,通过在公开场合摆放募捐箱、公开义拍、义卖、义演、互联网募捐平台等多渠道向社会公开募捐。

   二、针对大额捐赠的企业,成立以企业冠名的环保专项基金,由企业指定专项基金使用方向,我会负责管理落实。

   三、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引导企业进行非货币捐赠,比如股权捐赠、设立慈善信托等,这种方式可保障基金会长期有善款的来源,也是未来基金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image.png

座谈会现场

会议最后,邓继勇同志表示胡小军博士长期从事社会组织研究工作,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于我省慈善实务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内容详实、提出的建议非常切合我会的发展,对工作实用性非常强。与会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并诚挚邀请他参加我会20周年庆典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