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4日上午,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法国马赛市沙诺公园会议厅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全体会议。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四年一度的机制性会议,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本次会议由法国政府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主办,主题为“同一个自然,同一个未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多国政要、工商界代表等与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形式出席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李克强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满足生态文明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面对全球自然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李克强指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加强海洋、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让生态系统恢复生机。强化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地、生态廊道修复,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李克强强调,疫情后推动经济复苏,是人类发展的必须,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发展绿色金融,研发推广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让绿色低碳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李克强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互兼顾、减缓与适应全面推进,通过节约能源、优化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森林、海洋等碳汇资源,实现共同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李克强指出,进一步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坚持联合国在生态治理规则制定中的主渠道作用,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大国要显示担当,发挥正面引领作用。
李克强强调,中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绿色转型。中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近期中国云南象群迁徙受到广泛关注,表明我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重视保护自然。中国积极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前不久,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中国正式上线。中国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大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洲地区委员珍妮弗•穆罕默德-卡特里(Jennifer Mohamed-Katerere)发起了马赛宣言(Marseille Manifesto)。该宣言旨在提高各方意识,统合各方声音,集聚各方力量,聚焦工作重点——后疫情时代自然环境的修复与生物多样性危机和气候紧急状态的应对政策。
全体会议还通过了大会日程、换届候选人名单,并对大会预算决算与会员会费缴纳情况进行了报告。随后,换届选举的投票工作在大会主席团授权下开启,参会会员凭投票卡在会议厅投票器进行投票。各工作委员会继而先后进行了发言,向大会总结了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与后疫情时代的工作展望。
9月4日,在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一名儿童参与观察、发现植物的互动体验活动。
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一名女子走过一处海报。
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人们参观环保主题的艺术作品。
人们在法国马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参观。
人们在法国马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参观。
人们在法国马赛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参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