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5276066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公益项目“回头看”之 “同在蓝天下 共建红树林”复验总结

2021-06-10 0 林少婷

为了提高公益项目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对公益捐赠人、对社会负责,2021年5月省环保基金会专门针对“同在蓝天下 共建红树林”公益项目开展一轮“回头看”。由副秘书长陈向阳、公益项目部成员组成调研小组,相继复验了基金会在我省沿海市县捐建的红树林,以及资助恢复的湿地滩涂。 

一、“同在蓝天下 共建红树林”公益项目概况:

2008年末,由我会发起,并联合省人大环资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共同主办的“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环保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在全社会唤起保护红树林滨海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责任意识,广泛地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种植和养护红树林,制止人为破坏行为,遏制红树林湿地大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减退的不良趋势。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先后支持我会在湛江(雷州)、珠海(淇澳岛)、江门(台山、新会)、汕尾(海丰)等地开展红树林人工种植活动,累计完成种植面积6516亩,恢复湿地滩涂2000亩。活动中,我会还在各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红树林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法教育,贯彻实施《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为提高生态保护的社会意识、倡导生态文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复验情况:

调研小组第一站复验了位于汕尾海丰联安镇、梅陇镇沿海的2000亩红树林以及2000亩湿地滩涂。该片红树林于2010年至2014年期间种植,树种主要为拉关木、无瓣海桑、白骨壤、秋茄、红海榄、海漆等。经调研小组实地查看,该区域红树林长势良好,其中无瓣海桑已高达7米,郁闭度90%;其它本地树种,如秋茄、海漆、红海榄等,均已达到成熟期的高度。成片的红树林中时有白鹭翻飞,湿地滩涂里小螃蟹、跳跳鱼等自由嬉戏,有效地扭转了当初滩涂裸露、风浪蚀岸的情况,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image.png

海丰红树林实景

调研小组第二站到达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复验了2009年至2010年捐建的1010亩红树林。珠海红树林种植项目分两期两标段施工:第一标段为红树林新造林项目,位于东涌出海口以西至大围湾出海口外缘一带滩涂,总面积260亩,造林树种为无瓣海桑;第二标段为红树林林分改造项目,位于石井围至东涌出海口红树林分布区,由已遭冻害死亡的海桑地块和原无瓣海桑与互花米草共生的林地中需要进行林分改造的滩涂组成,总面积750亩,造林树种为无瓣海桑、海漆、秋茄、桐花树等。经复验,两标段已全部成林,郁闭度达98%。该项目使淇澳红树林成林面积增加了3%,有力提高了珠海市森林湿地生态建设水平;同时,对改善珠江口浅海湿地生态环境,增加鸟类觅食地和鱼贝类繁殖场所,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image.png

珠海红树林复验现场

image.png

珠海红树林实景

调研小组第三站来到湛江,复验了2008年至2015年捐建的1406亩红树林。我会的第一个红树林人工种植项目就位于湛江雷州市附城镇、沈塘镇(即南渡河大堤外)海滩涂。目前,人工种植的1000亩无瓣海桑已进入成熟期,平均高度达7米,郁闭度90%;406亩白骨壤林相较好,平均高度达1.3米,郁闭度80%。该片红树林成林后,不仅优化了滩涂土壤结构,抑制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还为候鸟迁徙,特别是勺嘴鹬等全球濒危水鸟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image.png

湛江红树林复验现场

         image.png

湛江红树林实景

调研小组第四站来到江门新会,复验了2010年至2013年在新会银湖湾捐建的1100亩红树林。该片红树林已进入成熟期,长势旺盛,无瓣海桑平均高度已达10米,海岸生态逐渐恢复。据银湖湾管委会介绍,由于红树林具有防风减浪、保护围堤、营造湿地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猎食栖息的场所等重要作用,银湖湾已成为《江门大广海湾综合经济发展区规划》中的核心区,银湖湾将围绕整个围堤的外滩营造大面积的滨海湿地红树林景观。

image.png

   调研小组听取新会红树林种养情况汇报   

image.png

新会红树林实景

调研小组最后一站来到江门台山,复验了2010年至2012年捐建的1000亩红树林。该片红树林位于广海湾大石排海滩,已种植本地树种秋茄 33.4 万株,同时引种了外来良种海桑3万株。经实地考察,调研小组发现有部分红树林死亡。经与种植单位沟通,由于该片滩涂造林立地条件差、风浪大、海水盐度高,加之后期因资金缺乏导致管护不力,以致部分红树林死亡。

image.png

台山红树林实景 

三、项目“回头看”总结:

通过本次“回头看”,总体而言,我会在沿海市县捐建的红树林经过十年的生长,现如今已成为连片的红树林带,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群落。不仅有助于改善沿海景观,维持区域海域的环境质量,维护海岸带生态安全;还有助于为鸟类、哺乳动物、甲壳类动物和鱼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栖息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链的稳定性。此外,红树林具有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减弱温室效应、净化大气和改善小气候的功能,且具备更高的的碳汇能力,为缓解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会组织开展的“同在蓝天下 共建红树林”公益活动,支持红树林人工种植和湿地滩涂修复工作,对推动海洋碳汇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充分彰显了本公益活动独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针对广海湾等个别种植地段风浪大,造林立地条件差的情况,调研小组提出要切实加强技术保障,注意因地制宜,根据种植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周边生态以及土质情况来划定护林区、多样性区、护岸区和自然恢复区,选取不同的红树林树种进行种植;同时要重视后期管理和抚育,切实让管理维护红树林生长的后续工作做足并及时跟上,才能真正使红树林的种植工作落实到位,保证红树林的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