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在湛江召开 我会应邀出席本次会议

2020-11-05 0 张赛

10月28-30日,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在湛江召开。我会公益项目部副主任张赛、技术服务部黄兰以及本会理事单位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丁仕进应邀参加了本届论坛。

会议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并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专家、行业精英、企业领袖等共同研讨交流海水稻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动能,展示海水稻发展新成果,为海水稻产业相关科研机构、经营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为海水稻发展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促进各方交流合作。

会议以“引领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设有院士论坛“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海水稻发展”主论坛,以及四个平行论坛,包括海水稻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改良论坛、盐碱地改良及海水稻生理生态调控论坛、海水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粮食安全背景下作物学科研究生创新论坛,立足于科学、技术、产品、市场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链条的探讨与全方位的展示。

为深入探讨交流海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动能,促进各方交流合作,我会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国辉博士邀请参加了由他主持的海水稻产业发展企业家论坛和探讨成立 “海水稻产业联盟”等会议。

马国辉表示湛江地处沿海,有很多盐碱地、荒地。如果能够充分开发起来,在种植海水稻的同时,实现种养结合, 希望借助此次论坛,让大家知道海水稻的应用,还有海水稻耐盐碱水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海水稻的种植,充分带动全国沿海地区把这些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

    张赛作为代表在会议上表示参加本届论坛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海水稻已实施的具体实施项目,并介绍了我会成立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的情况,做好该项目的项目备选库的入库工作,同时表示将支持和解决海水稻的研发所相关的资金。

    与会代表还参观位于遂溪县建新镇卜巢村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测试与展示基地、海水稻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广东海洋大学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据介绍,该区域是海水稻的发源地,通明-城月河的海河交错潮汐带,围海河滩涂为农田,改造前土壤含盐量为0.3-0.6%,每月大潮期间(农历初二至初四,十七至十九)海水会进入基地。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盐度分别约为0.2%、0.6%、10%,海水稻需要在0.3-0.6%的盐度下方能生长,当盐度高于此范围时,需要淡水稀释。此基地,目前种植一千多个海水稻种质品种。

image.png

2020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开幕仪式现场

image.png

2020第二届中国海水稻发展论坛开幕仪式袁隆平院士视频致辞

image.png

海水稻产业发展企业家论坛专家、企业家合影

image.png

我会理事单位佛山金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分论坛介绍盐碱地综合利用改良技术

image.png

参观遂溪县建新镇卜巢村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测试与展示基地

image.png

参观遂溪县建新镇卜巢村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测试与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