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我会与阿拉善SEE基金会珠江中心共商汕尾海丰湿地保护公益活动

2020-06-29 0 李少珍

6月23日,我会原常务副理事长袁征、秘书处李少珍、黄凤兰前往阿拉善SEE基金会珠江项目中心,与阿拉善SEE基金会珠江项目中心第三届工委主席李、区域代表游路西、赵、陈思远等相关负责人,就有关“守护湿地,绿我家园”汕尾海丰湿地保护公益活动进行了探讨。

image.png

据李介绍,阿拉善SEE基金会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以环保公益行业发展为基石,聚焦荒漠化防治、绿色供应链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三个领域,到目前为止,阿拉善 SEE 已设立了28 个环保项目中心,并已正式启动“一亿棵梭梭”、“地下水保护”、“任鸟飞”等多个品牌项目。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由一群关注珠三角社会建设和珠江流域环保公益的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目前,珠江项目中心聚焦于四大环保项目:水美珠江、守护南精灵-岭南濒危物种保护计划,特别是水獭、中华穿山甲、黄胸鹀(禾花雀)、中华白海豚等代表性的物种开展的保护项目,以及绿色金融和绿色供应链项目和SEE Youth 青少年公益领导力培养项目

image.png

袁征听取介绍后表示,阿拉善SEE基金会这些年来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环保公益活动,尤其是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自然地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公众的良好反映。同时袁征指出,基金会近年来也相继开展了三大环保公益品牌项目,红树林保护公益活动、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公益活动、东江水源水质保护公益活动,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活动在台山、新会、湛江等沿海城市种植了6千多亩红树林,在河源地区捐资900多万元种植1万多亩水源涵养林用于保护东江水,并资助亚洲唯一的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开展海龟的认捐认养和放流放生。

袁征提出,本次拟在海丰湿地开展专项保护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强化湿地保护国际公约的履约责任,在全社会唤起湿地保护的生态文明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湿地保护和修复行动。活动内容是针对海丰湿地水生植被和红树林萎缩的现状,结合海丰县黄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在梅陇东关围南山水间至长沙湾大桥地段计划恢复的湿地3900亩,以及其他零星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潮间带人工种植红树林约5000亩;并设立海丰湿地保护专项基金,创建国家级海丰湿地公园,完善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及开展湿地保护的社会宣传与科普公益活动。

袁征希望联合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及相关单位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湿地建设中来,可结合当前阿拉善SEE基金会现有项目如“任鸟飞”品牌项目中湿地保护共同开展,遵循原有的项目运营模式继续拓展活动形式。同时我会将与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观鸟协会联系沟通,共同参与到汕尾海丰湿地保护公益活动。

游路西也表示,阿拉善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一直都有资助民间社会组织如广州与自然同行进行50多个湿地保护,海丰湿地就是其中一个点,主要是进行鸟类的系统监测和科学研究来了解保护地块鸟类的受胁原因,而汕尾海丰湿地保护公益活动是非常好的契机,与该品牌项目结合起来。

李滨指出,汕尾海丰湿地保护公益活动非常切合阿拉善SEE基金会的活动项目内容和活动宗旨,未来与省环保基金会有很广泛的合作前景,每年阿拉善SEE基金会都有筹款目标以及资助的活动项目,主要是用于资助民间社会组织进行开展项目。李滨建议我会可联合海丰当地的社会组织对接开展红树林种植以及湿地保护,更有利于动员当地公众参与以及项目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