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南方都市报:2500元认捐一亩红树林

2008-11-07 0

本报讯(记者 杨晓红 实习生 杨婷)今年年初的冻灾,让广东原本就十分珍稀的红树林八成幼苗被冻伤。近日,为尽快恢复海岸卫士红树林,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向全省发出捐种红树林劝募书。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多家单位,捐出40多万用于补种红树林。

淇澳岛大片无瓣海桑冻死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于大陆与海洋之间潮间带的特殊生态植物群落,对维护海岸安全、净化海水、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然而,今年年初的持续冰雪灾害,让全省原本十分珍稀的红树资源再次雪上加霜。

据了解,红树林只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福建、浙江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在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中,原本生长区域狭窄的红树林面积更是大幅度减少。数据显示,近20年来,广东红树林已经减少75%,成片近海红树林受到严重破坏,迅速枯萎消失。目前,被誉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在广东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等少数海岸地区。

今年年初50年一遇的低温寒冻天气,让广东全省海岸红树林也损失惨重。在珠海淇澳岛一带,大片的人工恢复种植的无瓣海桑冻死;在内伶仃岛,也可见到成片无瓣海桑在春天未能萌发。红树生长极其缓慢,一些原生树种的冻死,更让海岸生态恢复变得十分艰难。相关部门统计,在今年初这次冻灾中,全省原本稀有的红树幼苗损失达80%以上。

2500元可认捐一亩红树林

为尽快减少损失、恢复海岸红树林,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南方电视台、汕头市林业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的大型公益劝募活动,号召所有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单位、个人积极伸出援手,帮助粤东、粤西地区人工恢复种植红树林。

省环境保护基金会介绍,每捐出2500元,即可以重建一亩红树林。而单位或个人捐赠1万——10万元以上者,将向捐赠单位颁发红树林捐种荣誉证书,组织捐赠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湛江、汕头等地的红树林科普考察活动,同时以捐赠者名义种植4——40亩不等的红树林,集体刻碑纪念等。而所有捐赠资金,将由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统一接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