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珠江环境报]:广汽丰田车主等二百多名环保志愿者在东江源区种下首批水源涵养林

2013-05-31 0 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记者 陈鹤森、通讯员 梁贤东 余小敏)近日,由省人大、省环保厅和省环保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感恩东江环保行”活动在河源龙川启动首个保护项目,记者了解到,首个保护项目由广汽丰田捐资实施,并作为第四届广东省环保志愿者行动周的重要内容,根据项计划,将分三年在龙川县龙母镇种植2000亩水源涵养林。在首个保护项目启动式上,广汽丰田副总经理王宣礼表示,像广汽丰田这样受惠于东江下游的企业,更应该和上游人民一起,承担起东江流域生态保护的责任,希望通过绿色植树活动,带动更多上游民众关注东江源的发展,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在做好东江上游生态补偿的同时,广汽丰田还将积极扶持当地就业和绿色经济建设,推动东江源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比翼齐飞”。
再穷也要守住青山绿水
     东江上游河源龙川县,是东江流入广东和香港的“第一门户”。除了水源,龙川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稀土、锰、锌、钨矿总储量达46.7万吨。
 然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龙川却行不通。由于担负着保护东江源的重任,包括龙川在内的河源五县关停重污染企业70多家,关闭破坏植被、影响水质的采石场12个,清理整治了50多个养猪场,拒绝投资影响环境的工业项目10余亿元,守着金山银山的龙川依然被列为广东省级特困县。当地民众以牺牲经济利益的沉重代价,换来了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的优质东江水,换来了珠三角地区的繁荣昌盛。
     今年作为项目的启动年,植树地点选择在靠近水源地的龙川县龙母村山地。据村长介绍,用于植树的1000亩山地属于村民的个人财产,但村民们自愿放弃发展果业,将山地捐献出来用于护源。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广汽丰田将在龙母村山地栽种2000亩共计18万棵绿树,分为碳排放补偿林、绿色凯美瑞林和绿色产业链林三大林区。据了解,这三大林区分别肩负不同的使命。绿色凯美瑞林是为每位购买凯美瑞混合动力的车主植树,这是对他们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肯定;而绿色产业链林是为广汽丰田在绿色生产、绿色服务、绿色采购的人员植树,希望以此带动全产业链的人员持续践行环保理念;而标志着本次项目启动的碳排放补偿林,一是为广汽丰田的日常生产及车主行车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补偿,二是借此机会向公众宣扬低碳环保理念,倡导大家共同践行环保。
     在植树现场,环保志愿者和广汽丰田车主在当地林业人员的专业示范和认真指导下,在靠近东江源的荒山上完成了第一拨阔叶林的种植。据了解,这片山地原来虽有芒萁、鹧鸪草等植被覆盖,但由于这类植被根浅落叶少,并不能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此次种植的树种有红锥、荷木、枫香、藜蒴、青冈等,由多种树种组成的生态混交林生长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比起种植单一林种的商品林,更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圈。三五年内,树苗就能成林,原本只生长着稀疏荒草的山头将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在现场采访到将山地捐献出来种植这片生态林的村民,他说:“村里本可以发展得不错,曾有开发商打算在山上投资种植速生桉,被我们坚决拒绝了。因为速生桉对水分、土壤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很容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也不利于水土保持。我们对这山这水有感情了,宁愿穷也要守住青山绿水。”
据林业专家介绍,植物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能够大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1公顷阔叶林每年可吸收365吨二氧化碳,防堵泥沙流失15-20吨,比无林地流失量降低44倍。预计三年后,东江源保护项目可防堵泥沙流失2000-2600吨,增加林地蓄水量4000吨,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49000吨,将大大缓解东江源区的水土流失,有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东江水质改善。
“不让一滴废水流入珠江”
     保护东江从源头抓起,中下游的污染防治同样不可忽视。为更好地改善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使东江中下游地区居民能享用更优质的饮用水,广汽本田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单位合作,启动“东江生态林”植树造林项目,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有针对性地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广汽本田一直关注并致力于环境保护。早在2001年,广汽本田就联合Honda在广东的其他三家关联企业,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河北丰宁小坝子乡喇嘛山口的防沙治沙工程,经过十年努力,共完成造林2620亩。2008年5月,广汽本田等14家Honda在华关联企业启动内蒙古兴和县联合造林工程,在五年时间里投入资金1000万元,共完成植树74万棵,造林面积达7000亩。在此期间,广汽本田多次组织员工、车主、环保家庭、高校学生等亲赴内蒙古兴和参与植树活动,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传递至更广泛的社会成员。2013年起,广汽本田还将联合Honda在华关联企业开展新一期的五年造林计划,继续努力改善兴和县的生态环境。
    “不让一滴废水流入珠江”,不仅是广汽丰田保护水资源的承诺,更是切实的举措。2009年,广汽丰田斥资1100万元,在国内车企中首次引进了“连续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反渗透浓缩液技术,实现了废水100%回收再利用。此外,广汽丰田单车生产耗水低于业界用水标准50%以上,每年可节省工业用水量达40万吨,相当于广州市1700多户普通家庭的年用水量,为保护水资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环保公益道路上,广汽丰田也依循着“扎根南沙,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的公益原则扎实前行。七年来,在“感恩戴德,饮水思源”的企业精神指导下,广汽丰田坚持在广州市南沙区有规划地开展植树造林和增殖放流等环保活动,迄今累计植树3600棵、放流鱼苗1160万尾。今年,广汽丰田“饮水思源”社会公民行动再度升级,首次走出南沙,将绿色理念播撒至东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