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 新闻发布会情况介绍

2008-10-29 0

“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 
――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新闻发布会情况介绍
 


(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袁征) 
2008年10月28日


       “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是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发起的,由省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局、省林业局、省环保基金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影视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环保公益活动。目的是在全社会唤起保护红树林滨海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责任意识,广泛地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种植和养护红树林,制止人为破坏行为,遏制红树林湿地大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减退的不良趋势,为广东省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尽一份责任,尽一份力量! 
       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全国红树林总面积22639公顷,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就有21389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94.4%。而我省现有红树林面积10470公顷,占全国的46.8%。但是,近数十年来,我省红树林面积一直呈现锐减的趋势,从上一世纪50年代的4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047万公顷,足足减少了74%。就是说,在半个世纪里,我省红树林面积锐减七成多,不仅是数量上的减少,而且在生态功能上也大为减退,不足以抗风浪、固堤坝、抵御自然灾害和维护沿海生态的安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为因素所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海岸带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过量的围海造地和垦殖养殖,以及海水污染等,都导致了红树林湿地遭受毁坏和大面积的萎缩,防灾减灾功能不断弱化,沿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从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海洋学家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广东沿海出现了海洋荒漠化的征兆,希望采取措施,实行抢救性的保护! 
       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为切实遏制红树林湿地的萎缩和消亡,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发起了为保护湿地而签署全球性政府间的保护公约,被称之为拉姆萨尔公约,旨在通过国家行动计划和国际合作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重点是包括红树林湿地在内的水禽栖息地和国际重要湿地。现已有141个国家加入成为这一公约的成员国。中国是在1992年2月正式加入了拉姆萨尔公约组织成为其缔约国,2007年2月被选举为该公约的常务理事国。中国已向世界作出承诺,把湿地作为国际性的自然资源,以相应的国家政策和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相结合,对湿地资源及其动植物体系作出保护。 
      作为红树林大省的广东,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拉姆萨尔公约的履约责任,把我省现有红树林湿地资源作为国际性的资源加以严格的保护,对已遭受破坏的红树林进行抢救性的保育和修复,恢复和扩大红树林湿地面积,这也是我省一项长期的生态建设任务。为此,我省林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对红树林湿地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家底,划定了保护区,制定了红树林保护和发展的行动计划和长远规划。2006年9月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为红树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至今已纳入保护的红树林面积已达8256公顷,占现有红树林面积的90%,其中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被列入了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至今年2月,我国已有36块湿地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中红树林湿地有4块。这就是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誉为“献给地球的礼物”荣誉奖项,2002年2月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现任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周生贤同志就获得了这一殊荣。 
       根据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省将种植红树林2.27万公顷,使全省沿海红树林面积达到3.23万公顷,形成结构合理、生长稳定、生态良好的沿海红树林体系,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态建设公益事业。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动员公众参与,集全社会之力,联合行动!开展“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为主题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就是要以此广泛联络省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吸引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我们通过这一活动募集资金,资助湛江等地人工种植和养护红树林。活动的首期目标是在2010年前人工种植和养护红树林5000-10000亩。今年我们将在湛江启动“海岸守护—红树林工程”完成种植1000亩的任务,并在12月份结合“第八届中日韩三国(亚洲)青少年活动周”在湛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2009年继续资助湛江人工种植红树林1000亩,并把活动扩展至汕头、茂名、江门、中山等地,拟种植红树林2000—3000亩;并结合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对全省红树林保护状况开展新闻调查。2010年将在阳江、汕尾等沿海实施红树林种植活动,拟种植5000亩左右;并对前两年的人工种植区进行检查,落实维护、管理措施。2010年底,还将对首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研究制定下一个3年的后续活动计划。
       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按3年一个阶段,长期坚持下去,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我们衷心地期待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也衷心期待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这一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