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 日至 3 日,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一行前往汕头,现场考察汕头地区红树林湿地及其管护情况。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香兰、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耀光以及汕头市农业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考察组成员,并就“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汕头地区的启动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袁征副理事长介绍了全省万亩红树林人工种植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今年拟将活动范围向珠江三角洲和其他沿海城市扩展的计划,其中,汕头市是按照捐资人的意愿列入下半年拟作启动的红树林种植区,希望这一活动得到市政府的支持,并与汕头市的生态建设与红树林造林规划的实施结合起来。苏耀光副市长随即表示,十分感谢省环保基金会对汕头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的的支持和帮助。汕头是红树林的故乡,历史上有红树林面积 8000 公顷。经数十年来,人口增长,填海造地、养殖和不规范的开发,使红树林遭受破坏,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减退。为了切实保护红树林湿地资源,建设沿海生态屏障,市政府在 1998 年就在澄海新溪试验人工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了“向大海要森林”的行动,造林 2.2 万多亩,是我国红树林人工营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利用日本小渊基金赞助的中日友好纪念林澄海区红树林项目 1125 亩成为这一行动中的示范项目。汕头市的红树林又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原始天然次生林,保护汕头海岸湿地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全球环境基金将澳头村的苏埃湾列为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南中国海项目”示范点,实行国际性的保护。
苏耀光副市长还介绍了近期将实施的汕头市生态经济带建设规划,其中牛田洋片区是这一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把国家湿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在堤外营造红树林,将有利于创建汕头滨海城市海岸生态景观带,使牛田洋大堤能够成为岸、海、浪、舟、树、鸟、堤融为一体的亮丽风景线,使之成为粤东地区湿地综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2 日,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牛田洋大堤和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苏埃湾(澳头村)示范点等红树林规划种植区,还参观考察了南澳岛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双方商定,将进一步就红树林人工种植公益活动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初步商定,拟在今年 10 至 11 月间启动,分别在牛田洋和澄海区实施千亩红树林人工种植计划。
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与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香兰(右三)、
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耀光(左三)等合影
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考察了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苏埃湾(澳头村)示范点红树林规划种植区
位于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的红树林规划种植区是世界上分布最北、
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原始天然次生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