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刘嘉焯理事以及办公室、宣传信息部等一行前往东莞市对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考察。该公司是省环保基金会理事单位,专门从事研究、生产和销售生物基树脂的专业公司,是《生物降解淀粉树脂》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并召开座谈会。会上,上九公司董事长祝光富汇报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目标计划。该公司十余年来坚持研究开发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技术,以可再生资源植物淀粉和秸秆为原料制造一种可以替代石化树脂应用的新产品。生物基树脂使用弃置后,能被大自然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切实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2010年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已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上九公司也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一批战略性信息产业骨干企业。
袁征在听取汇报后表示,“限塑令”出台至今已满3年了,虽有一定效果,但实施情况不可乐观。从近日省质监局接报检查4市6家企业,查封300万个“毒饭盒”的情况看,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甚至利用废旧塑料生产的餐具仍然充斥各地,白色污染依然严重。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乡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国家先后下达了两次“禁塑令”,一次是国家经贸委1999年下达的,要求自2000年末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但由于替代品行业未能及时进入市场而使这次禁令未能贯彻到底。另一次是200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最近塑料购物袋又在悄悄地回归市场。究其原因,还是替代品的问题,包括替代品的质量、强度、性能和价格问题。
袁征说,省环保基金将联合有关部门在适当时候,举办一次“白色污染防治专题研讨会”,就环保塑料替代等议题展开讨论,借此将政府的两次“禁塑令”贯彻到底。并建议有关部门对环保塑料的推广应用提供鼓励性政策,包括推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产品,对生物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低碳塑料减免部分税费,对不具有减排、可再生功能的塑料产品增收环保税费,制订各项辅助推广和使用生物、低碳塑料产品实施细则。袁征还指出,防治白色污染是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动员行业内公司企业广泛参与,停止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分区域、分阶段、有计划地推广应用并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为改善生态环境,消除白色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作出贡献。(陈彦鸿)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了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考察组一行召开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