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5276066
  • |
  • gepf01@163.com
新闻动态

气溶胶是病毒传播的途径吗?

2020-02-14 0 文一元

image.png

国家卫健委于2月5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出: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新的流言:“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显然,这是对国家卫健委的第五版方案的过度解读。如果冠状病毒真能以大气为介质传播、扩散,而大气是可以在区域间流动的,这种传播的后果必然是灾害性的,防不胜防,也必然会引起公众的恐慌。

此文从气溶胶的产生、扩散和消除的分析来对这些谣传和流言作一些澄清。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并非是一个新名词,它是环境化学中的一个术语。

气溶胶(aerosol)是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和气体为介质所形成的溶胶。通俗地说就是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人们常说的“雾霾”、“烟气”和“云雾”就是气溶胶。云和雾就是水滴微粒悬浮在大气中,烟是固体微粒分散在空气中,霾则是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混合态的气溶胶。

image.png

而分散其中的固体、液体微粒在0.001-100微米之间。

如PM2.5、PM10就是指2.5微米和10微米的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之中,当然还有大量的不同大小的微粒称之为TSP(总悬浮颗粒),形成了“雾霾”状的气溶胶。

气溶胶的成因分为自然形成和人类产生两种。

自然形成的如云、雾、沙尘以及海洋运动产生的海盐微粒;人类活动产生的如工业锅炉排放的烟气、机动车尾气、采矿、工业研磨产生的粉尘,还有军事用途的烟幕弹、毒气弹等等。

凡属由排放源直接排入大气中固体或液体的微粒形成的气溶胶称之为”一次气溶胶”或”一次颗粒物”(primary  particulate);而由排放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转化为液态或固态颗粒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等,被称之为“二次气溶胶”或“二次颗粒物”(secondary particulate)

image.png


气溶胶的微粒成分十分繁杂,60%是无机物,其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还有微生物、病毒、细菌。其微粒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二次气溶胶尤甚。

生物气溶胶排放源把微生物、细菌、病毒以及植物花粉、孢子等排入大气环境中,形成的气溶胶,称之为生物气溶胶。

当新冠肺炎病患者咳嗽、打喷嚏、呼吸、说话和饮食时,不可避免地产生飞沫、唾液微粒,一部分沉降于衣物、被褥、家具或地面,一部分以微粒状态或附着在空气中其他微粒而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带病毒气溶胶。

image.png


这就是人们所担心的冠状病毒型气溶胶。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它确已形成。人们更加担心的是,气溶胶是否成为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

国家卫健委已明确回答: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

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取决于病毒能否在空气中存活,以及能存活多长时间。

李兰娟院士告诉大家,新型冠状病毒离开人体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间48小时;在空气中2小时候后它的活性明显下降。谢伟民博士认为,保守估计,在目前北方的温度、湿度和白天相对干燥的日光照射下,冠状病毒存活时间不会超过2分钟。而在气溶胶中,悬浮状态的病毒失去了水分,以病原体之核甚难复制和感染。可以断定,新型冠状病毒不可能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和存活,也没有可能通过气溶胶的途径造成远距离和大面积的传播。大家完全不必放大恐慌!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然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这也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多病例均可追踪到与确诊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结果相一致。

不可忽视近距离即时传染虽然,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病例尚未发现,但是不可忽视近距离的即时传染。因为进入大气的病毒在距离1.5米以内时浓度最高,即便它在大气中存活时间很短,就是一分钟、两分钟也已足够使人的呼吸道和粘膜受到感染。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该保持2米以上。国家卫健委之所以提出气溶胶传播途径尚不明确,其用意可能在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如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应采取医用防护口罩和护目镜。

但普通民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意飞沫和接触传播就可以了。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等一定要记得戴口罩,勤洗手,每天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切实做好空气污染防治

大气中任何超过洁净空气组成浓度水平的物质,都会对人类、生物体、自然物体及气候产生不良效应和影响,甚至成为疾病传播和病毒滋生的温床。有人说,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绝非夸张。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改善民生,事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