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中美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2012-11-14 0

2012年11月9日,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和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共同组织中美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在美领馆文化处召开,来自康奈尔大学的Patrick Sullivan教授一行和广州的同行们进行了研讨交流。 
      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政介绍了广东省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及现状。广东省为加强保护湿地,分别已制定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和《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为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广东省环保基金会作为我省唯一的环保公募基金会,以实际行动来实现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目标,2008年发起“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截止目前,已人工种植红树林近5000亩。2010年,我会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以拯救海龟和保护海洋濒危物种为主题的“真诚奉献爱心,携手呵护海龟”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通过两个公益活动,同时开展了社会宣传和公众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Patrick Sullivan教授非常认同广东省环保基金会的工作。美国的同行在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是多学科参与,并采用统计学和建模技术,最终成果通过数字化、模型化得以体现。他阐述了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湿地与保护区论坛的观点,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要多学科与多重管理,二是要实现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目标,三是实现公共教育及其延伸。为实现以上三个目标,需要确定一个组织机构具体负责。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何雪香高级工程师介绍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站,定位站已基本实现Patrick Sullivan教授提出的三个目标,希望能和Patrick Sullivan教授有更深层的交流,并提交了详细的合作计划书。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恢复研发中心的胡惠建主任也就鸟类的保护和Patrick Sullivan教授做了交流,双方希望有更具体的合作。天适集团的三位代表介绍了他们公司在红树林培植和湿地公园建设方面的案例。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负责环境、科技与卫生官员史崇理先生非常感谢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来宾,并希望中美双方能在环境方面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来自省环保基金会公益项目部的李少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陈秋菊工程师和香港大学地理学的吴祖难博士。(撰稿: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