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江西省人民政府鹿心社省长会见袁征一行

2013-06-27 0 张赛

 6月20 日至21日省环保基金会袁征常务副理事长一行前往江西南昌,就东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开展《感恩东江》环保公益活动等有关事宜与江西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磋商。19日下午,江西省省长鹿心社会见了袁征一行,参加会见的还有江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陈向阳、办公室副主任李政、公益项目部副主任张赛等人参加了会见。
     鹿心社省长表示,广东省多个部门联合组织和发起的“感恩东江”环保公益活动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东江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源,确保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其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关系到全流域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特别是香港的繁荣、稳定,以及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大局,责任重大。他说,东江的源头就在赣南,源区包括寻乌、安远和定南三县。最近在赣南考察时,还专程去了安远县三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调研。确实,为了保护东江水质,寻乌、安远、定南三县在局部的发展利益方面作出了巨大牺牲。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制止人为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行为,取缔关闭了采矿点,控制了工业污染的排放,限制了农村养猪业的发展,还实施了退果还林。而这些都是按照水源涵养的特殊生态功能的要求所作出的。
     他进一步指出,寻乌、安远、定南三县目前仍然是江西省最为贫困的地区,这与毗邻的河源市和平、龙川、紫金等县的情况相类似,都是以贫困为代价来保护生态环境。要妥善解决“保护”和“受益”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发展的不均衡的问题,仅靠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少量国家财政补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这就是“生态补偿机制”。他说,今年两会期间,他在会议发言时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就提到了“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用经济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保护者和建设者作出一种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这不仅是利益关系的平衡,还涉及社会公平和协调。近年来,一些省区开展了生态补偿的试验示范,像浙江的千岛湖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作为一项大政策,还是必须在国家层面上解决。鹿心社省长还一再表示感谢广东、香港等地多年来对源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巨大的支持。同时表示非常感谢广东省环保基金会会联合各大单位举办的“感恩东江”环保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东江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东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和全流域水体环境保护。只要上下游团结一心,形成合力,一定能保护好东江水,让下游的广东、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
     袁征也表示,东江流经广东河源、惠州、东莞,注入深圳、香港,成为流域5000多万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保护好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粤港地区饮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感恩东江”,我们首先要感恩源区人民为保护东江水源水质所作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此次活动将通过“饮水思源”,加深上下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动员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水源保护、环境治理、绿色教育等结合扶贫济困、人文关怀提供一些帮助,以此表达对源区、对上游地区的感恩之心。同时,这次活动也是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次民间行动,用民间的力量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流域内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在南昌期间,广东省环保基金会一行还与江西省人大、政协、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