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至4日,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袁征,副秘书长陈向阳一行前往汕头,实地考察汕头东海岸湿地。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红、中共汕头市龙湖区委书记黄建固、龙湖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小辉、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开发管理中心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学龙等接待了考察组,并组织召开座谈。汕头市及龙湖区林业、国土资源部门的相关领导,汕头市高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茂林等列席了会议。
袁征在会上提到,广东省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并联合广东省人大环资委等五个部门组织开展的“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自今年起进入了第二轮,汕头市是第二轮活动的重点地区。龙湖区地处汕头中心城区,定位于汕头新城市中心区的东海岸新城就坐落于该区的东侧近岸滩涂,规划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地20平方公里。滨海湿地的萎缩,不可避免对城市生态和海洋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汕头市是一个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一旦生态功能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弱化,都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灾难性后果。为此,我会希望此行能就东海岸湿地恢复与红树林种植的方案能在政府、部门、企业与社会各界形成共识。
作为本次东海岸恢复湿地和红树林种植项目的发起人,谢茂林也讲述道,在亲历多次台风灾害后,他曾自费修建了东海岸胜利围防洪堤,在特大台风尤特正面袭击汕头时有效地保护了汕头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坚持多年到全国各地考察红树林种植和湿地重建示范点,近期向省环保基金会提交书面报告,建议在东海岸大堤外侧重建200米宽的红树林种植并恢复部分滨海湿地。
黄建固书记和王小辉区长对省环保基金会及高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恢复滨海红树林湿地的建议均表示认同。他还提到,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更是明确提到“湿地恢复”的生态建设任务。遵照这一指示,湿地恢复和红树林种植,确保城市生态安全也是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龙湖区政府会大力配合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张学龙副秘书长也表示,在完成填海工程后,也正在安排如新津河两岸的绿化工程,把湿地占用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如能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东海岸湿地公园,那是我们久已有的愿望。
会后,市林业局领导带领考察组实地调研了东海岸一带情况。考察组发现,东海岸围海造地残留的滩涂所剩无几,红树林立地条件甚差。因此高远公司建议,先对残余滩涂进行滩面整治,部分水深地段用沙袋固滩或吹沙填泥,重建100米宽的海岸滩涂,并种植红树林带;在首期种植红树林成活后,依靠红树林促滩淤积和发育的作用,再辅以工程措施,继续向外开展100米,争取5年内在东海岸形成200米宽的红树林带长廊以确保东海新城的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的美化。
考察组建议,汕头市东海岸的红树林种植必须以湿地重建为前提,以工程措施建造梯状缓坡湿地,再种植红树林。而恢复和保护东海岸湿地的最佳模式是整合东海岸海洋与海岛资源,以及已建和在建的绿化带、公园设施,建设东海岸湿地公园,划定湿地保护小区和多用途管理区,恢复和重建东海岸红树林带,对该区域内的湿地资源实行永久性保护。(撰稿:李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