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公众服务

我会协助南方电网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示范工程

2019-09-24 0 李少珍广东环保基金会

9月21日,为更好地协助南方电网综合能源公司在广东省内选择一个合适的污水厂进行生态型污泥生物处理处置示范工程,我会副秘书长陈向阳,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城市节能环保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凌猛、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经理叶江波前往广东联泰环保有限公司,与联泰集团总经理蔡怒潮、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总经理林崇文、运营部经理曾丰凯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建立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进行了座谈。项目部李少珍、林少婷随行。

pt1.jpg

据叶江波介绍,南方电网综合能源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服务、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开发等,仅2015年实现项目节约电量6.72亿千瓦时。现南网进军环保行业,并将以应用生态型污泥生物干化技术为主从根本上解决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该技术是在污泥脱水过程中采用CW生物制剂替代传统絮凝剂PM,从而使污泥变得极易脱水,再在脱水后的改性污泥中加入有机质辅料(花生壳或玉米棒)和自主研发的CWF菌群并进行搅拌翻抛,使其发酵升温到55-70℃,持续10-15天,污泥中大部分有害物质被杀灭,含水率降至10%以下,生物螯合与发酵过程同时进行,有效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使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整个过程使用普通翻抛机,不需要曝气机,现场无明显恶臭,不需要除臭系统,水分以蒸气形式自然蒸发。该技术单纯利用生物菌种自身的活性优势对污泥进行改性、升温和干化,最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同时,最终产物出路广泛,可制成高效有机肥,用于园林绿化;也可制成生物质燃料棒,用于锅炉燃烧;还可制成生物质碳粉,用于建材、土壤改良等,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曾丰凯表示,莲下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应用了生态型回流处理新技术,污泥经板框压滤后含水率降至55%,成泥饼状态,由当地政府统一收集交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处置。同时,因出厂污泥偶尔会出现铜超标的现象,南网若将污泥制作成有机肥,必须达到回田的农用标准且通过相关部门认证,才能合法、合规地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蔡怒潮指出,南网的生活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核心在于自主研发的菌剂,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控制好加入菌剂的成本,价格尽量与传统菌剂持平或者更低,才更具竞争性。同时,蔡怒潮建议当生活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较大时,污泥处理处置后的终端产品最好采用焚烧的方式,可以销纳更多的产成品,形成可持续性的产业化循环。

pt2.jpg

陈向阳表示,南网的污泥生物干化技术利用好氧发酵的技术路线处理污泥还可进一步优化,缩短处理周期,降低处理成本。现南方电网综合能源公司重点是扩大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占有率,南网已经在其他省市成功开展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但在广东省内仍未能较好地开展,此行目的主要是希望在汕头市莲下污水厂设立一个50吨/日的生态型污泥生物处理处置示范工程,形成整套完整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获取相关的检测数据和相关部门的认证,为南网能源公司的生态型污泥生物处置技术的推广在广东省内起到示范作用,促进生态型污泥生物处置项目尽早落地。

陈向阳建议,南网应因地制宜,根据莲下污水厂的实际情况,调整工艺,省去前端压滤过程中添加CW生物制剂进行污泥改性的工序,直接由莲下污水厂出厂含水率55%的污泥进行好氧发酵工艺,节省成本。

随后,我们一行在联泰集团总经理蔡怒潮、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总经理林崇文、运营部经理曾丰凯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汕头市澄海区莲下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总占地面积为88.287亩。现近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采用“改良型A2/O+絮凝、沉淀、过滤+紫外线消毒”工艺,配套全过程除臭设施,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较严值,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不超过60%,现每天产生约13吨污泥。

pt3.jpg

从现场考察情况看,厂区内有一块未硬底化空地符合实验的场地要求,可作为此次的生态型污泥生物处理处置示范工程,但场地上方缺乏防雨顶棚,蔡怒潮建议南网进行场地整理时,自主出资建造简易雨棚,其他方面污水厂全力协助配合。(撰 稿:李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