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6093393
  • |
  • gepf01@163.com
新闻动态

周观明:我省环境公众教育正多形式全方位开展

2018-12-04 0 陈彦鸿广东环保基金会

     (本网站讯)11月26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周观明向新闻界介绍了广东环境教育今年工作的进展。他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有关精神,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推动绿色创建工作,“广东特色”的绿色创建新格局已逐步形成。培育出一大批特色明显的“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将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要求融入到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组织开展社区生态环境大讲堂,把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休闲与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结合起来。我省绿色创建工作与构建全链条式的全民环境教育体系相结合,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已命名的省级绿色学校(幼儿园)1415所,其中受国家表彰的有41所,创建国际生态学校49所;命名省级“绿色社区”307个,受国家表彰的21个;命名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39个,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践基地6个,最近又将有5个基地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核。
     他还提到我省已创建了一批环境教育特具亮点的品牌系列活动。每年一届的广东省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意大赛参与人数及作品水平不断增加与提高,并实现了与国际青少年交流平台的合作与对接,为我省青少年立足广东,走向国际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第六届大赛报名已正式启动。每年7月由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国环境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机构联合举办。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多个国家及地区逾千名青少年参与了大会。目前,2019年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
     关于持续培育环境教育人才方面,周观明介绍说,从2014年起,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与广东教育学会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实施了“种子计划”项目。该项目计划在全省分期培育一批环境教育“种子”,发挥“种子”在地的优势和各自特长,整合当地资源,促进区域环境教育发展,促进省市环境教育资源融合联动,带动全社会有效参与环境保护事业。截至目前,“种子计划”已开展了四批,共培育了逾百名各类型环境教育“种子”人员。此外,还根据部宣教中心及省厅要求,联合住建部门依托全省各地生活污水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监测站(点)等环保设施和环境教育基地,推进向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目前,已向部报送第二批我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名单,并结合“种子计划”对讲解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
     会上,周观明还介绍了广东省自然教育的概况。为落实《环境保护法》实施绿色公民环境教育的系统工程,自2015年12月31日以来,原省环境保护厅启动了“自然学院”项目,并以此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课程与体验式教育活动、举办自然赛事活动及构建自然教育生态研学体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公众、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受环境教育的需求。截至今年11月,自然学院在全省已开设17个学院分校点,并构建起了“总院-分院-自然学校”校点网络、“种子志愿者”与“种子教师”的三大支撑体系,实施自然实践体验课程、国际课程等八大课程体系,举办了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观察写作大赛、广东省青少年观鸟大赛等多项自然教育赛事。2018年参与自然学院省一级各项活动的社会公众已逾40000人次。通过这个自然教育系统构建起的“政府倡导,公益先行,市场运作”自然学院体验式环境教育正在我省生根发芽,对提升我省公民环境素养、构建绿色公民成长培育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撰稿  陈彦鸿)